起重机是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设备,其运行安全至关重要。为降低起重机事故发生率,本文对起重机起升装置的六种事故类型进行分析:吊钩倾倒坠落、吊钩碰撞坠落、钢丝绳脱位、门架梁脱钩、起重设备使用不当、更换钢丝绳的安全隐患。针对每种起重机事故类型,提出预防措施,以提高起升装置的安全性,确保起重机安全运行。
1. 吊钩倾倒和掉落
常见的起重机吊钩倾倒坠落事故有:起重机主吊钩撞上顶限位,钢丝绳断裂,吊钩坠落;操作人员操作不当,高度限位开关失灵,未及时检查;起升作业时,操作人员未及时将操纵杆复位,若作业中断或停电,设备重新通电,副吊钩可能直接上升,造成倾倒事故。
事故原因分析
- 设备故障运行:高度限位开关是关键的安全措施之一。维护人员未能发现高度限位开关发生故障,导致起重机运行存在安全隐患。
- 操作人员操作不当:起升过程中,主钩到达要求位置后,操作人员未及时复位操纵杆,操作中断或断电后,设备重新通电, 钩 继续移动,导致吊钩倾倒事故。
- 管理制度不完善:管理维护部门没有建立定期的设备安全检查制度,导致高度限位开关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发现,尤其是限位开关超限区等易损坏部位没有及时检查和处理。
防止吊钩倾倒、坠落的对策
- 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:桥式起重机作为一种特殊设备,需要增加对关键安全功能和保护装置的检查频率。任何发生故障的安全装置都应及时维修或更换,以降低吊钩倾倒事故的风险。
- 加强电气控制电路的安全功能:本案中,未能及时复位操纵杆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,因此应努力提高电气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,可在控制面板上增加零位保护功能,当设备运行中断或断电后,只有当控制杆处于零位时,设备才能在来电时正常运行。
- 提高安全裕度: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,应提高各种安全装置的安全裕度。例如,如果单个限位开关的可靠性为 R=0.9,则并联使用两个限位开关可以将组合可靠性提高到 R=0.99,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。组合可靠性 R 计算方法为 R* = 1 – (1 – R)² = 0.99。
- 加强操作员培训:由于桥式起重机属于特种设备,操作员在操作设备之前应接受适当的培训和认证。不合格的人员不得操作起重机。应定期组织培训课程,以确保操作员不断了解安全实践和操作技能。
2.桥式起重机坠钩事故
常见的起重机坠钩事故有:起重机作业时主钩与副钩未保持安全距离、作业人员无证上岗、在不安全条件下进行起重作业、安全管理人员未及时干预等,导致两钩相撞,造成钢丝绳从滑轮中滑出,导致吊钩坠落。
吊钩坠落事故原因分析
- 操作员未遵守操作程序:操作员未准备起重计划,未按照设备操作程序进行起重作业,导致事故。
- 设备安全设计问题:在正常的起重作业中,吊钩防护罩的设计是为了防止钢丝绳从滑轮中滑出时吊钩掉落。但是,如果防护罩的间隙过大或位置不当,则无法防止吊钩掉落。
防止脱钩的对策
- 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:起重机属于特种设备,不按操作规程操作,可能造成重大安全隐患,因此,必须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,确保他们明白安全第一。
- 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: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在起重作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当操作员不遵守安全规程时,他们必须及时干预。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可确保问责制并培养警惕文化。这将帮助他们认识到始终关注安全对于确保安全起重作业至关重要。
- 严格执行持证上岗:加强起重作业管理,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,只有取得相应证件的作业人员,才允许从事起重作业,未经认证的人员不得操作设备。
3. 钢丝绳脱落事故
起重机常见的钢丝绳脱出事故有:吊钩活动滑轮组上的保护夹一侧损坏,造成起吊过程中钢丝绳脱出,导致吊钩坠落,造成人员受伤。
钢丝绳脱绳事故原因分析
滑轮组是起重机吊装作业中的主要部件,与滑轮组的起重量和钢丝绳的最大承载能力密切相关。如果在日常检查中,吊钩活动滑轮组上的保护夹一侧损坏而未及时更换,则在吊装过程中钢丝绳可能脱落,钢丝绳松弛部分很快被拉上来,从而导致事故发生。
防止钢丝绳脱落的对策
虽然钢丝绳脱落直接造成人员伤害的概率较低,但海因里希 330 事故法则表明,重大事故往往是由多次小事故累积而成。因此,在日常起重作业中,一旦发生钢丝绳脱落问题,应及时安排维修、整改或停止使用。在日常管理中及时处理这些问题,可将潜在危险消除在早期阶段,避免重大事故的风险。
4. 龙门吊钩脱钩事故
常见的龙门吊钩脱钩事故有:主钩未安装安全锁紧装置、吊装时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操作,负载未处于安全位置、现场吊装督导人员未持证上岗等,吊装过程中未仔细看管吊钩,导致负载不稳定,导致龙门梁从吊钩上脱钩,发生倾覆。
龙门吊钩脱钩事故原因分析
- 起重机故障操作:桥式起重机应配备全面的安全装置,以确保起重作业期间人员和设备的安全。但是,如果起重机的主钩缺少安全锁定装置,并且没有锁定机构来防止起重吊索意外脱钩,则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。
- 操作员未遵守操作程序:操作员未遵守正确的安全操作程序。具体而言,操作员在停止前未将负载放置在安全位置,导致负载放置不稳定,导致龙门吊钩脱钩。
- 现场主管疏忽:现场起重主管未能正确监控起重钩的状态。这种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负载放置不当,起重操作过程中不稳定。
- 现场监督人员不合格:现场起重监督人员未获得必要的安全认证就进行了起重作业。这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风险,因为不合格的监督可能导致严重的错误和事故。
防止龙门吊钩脱钩的对策
- 增加设备检查及保养: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是安全作业的基础,应定期安排检查,确保所有安全装置正常运转,防止起重机故障运行。
- 加强操作员培训和认证:设备操作员应接受培训和认证,以确保他们能够根据被吊起的负载状态调整起重机的操作。这将有助于确保起重作业安全进行。
- 现场起重监督员应获得认证:现场起重监督员是一个关键角色,他们的工作涉及重大安全风险。他们应该接受安全培训并通过认证考试,然后才被允许监督起重作业。这确保他们做好充分准备来管理与起重任务相关的风险。
5. 起重设备使用不当导致事故
常见的因起重设备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起重机事故有:在吊运大型物件特别是钢板时,起重工具定位不当,没有确保负载均匀、牢固地就位,导致负载倾斜并从起重工具中掉落,造成重物坠落。
起重设备使用不当的原因分析
- 未能正确固定负载:操作员在起重前未能确保负载已牢固固定,导致负载在起重过程中倾斜并从起重工具中掉落。
- 索具人员缺乏安全培训:索具工人缺乏适当的安全技术培训,不熟悉必要的安全措施,这增加了对起重设备操作不当的风险。
- 未使用专门的起重工具:使用通用或不合适的起重工具或夹具代替专门的起重设备,导致起重过程中负载倾斜。
防止起重设备不当使用对策
- 确保大件负载得到妥善固定:在起吊大件负载(尤其是钢板)时,务必确保负载牢固固定且保持平衡,重心正确对齐以防止倾斜。
- 指定安全起重区域:在起重操作过程中,应清楚标记指定的安全区域,并且任何人员不得进入危险的起重区域。
- 加强日常安全教育与监督:应实施定期安全教育和起重过程的现场监督,以确保遵守安全规程,确保所有参与者的安全工作环境。
6. 钢丝绳更换事故
起重机更换钢丝绳时常见的事故有:工人缺乏经验,工作区域布置不当,如地面有深坑或杂物,以及更换旧钢丝绳时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,导致坠落事故。
钢丝绳更换事故原因分析
- 作业环境不合理:在更换钢丝绳的过程中,作业空间下方及周围的作业环境没有得到保障,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。
- 工人安全措施不到位:工人进行高空作业时,没有使用安全绳等防护措施,安全意识缺乏。
预防钢丝绳更换事故的对策
- 确保安全的工作环境:起重机上的钢丝绳容易磨损。更换起升机构钢丝绳时,必须确保操作空间下方和周围的工作区域没有深坑或障碍物等危险,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风险。
- 加强安全措施意识和培训:许多事故都是由于粗心大意或注意力不集中而发生的。在更换钢丝绳之前,应制定全面的应急计划,并进行技术简报和安全培训。安全检查应包括确保防护设备的正确可用性和使用。操作员应接受全面培训,以使用安全装备并进行所有必要的安全检查,以防止因疏忽或准备不足而发生事故。
结论
作为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,其运行与维护 桥式起重机 直接关系到人员安全和作业效率。通过分析常见事故类型及其原因,不难发现很多事故都是由于设备检查不充分、操作规程不规范、安全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的。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,企业必须加强设备管理,完善安全制度,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和意识,从根本上消除隐患。只有将安全原则融入到每一个操作环节,才能真正实现设备高效运行和安全执行吊装任务。
辛蒂
我是Cindy,在起重机行业有10年的工作经验,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,为500+客户挑选了满意的起重机,如果您对起重机有任何需求或疑问,欢迎随时联系我,我会用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帮您解决问题!
标签: 起重机事故